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

第一章 圖畫、圖畫書和蘊含觀者

圖會影響閱讀,那為何還要有圖?
圖畫書出現是一種偶然,與兒童真實的特質無關
原因是:
  1. 目的:但〝圖〞的形成只是要填滿大眾觀念營造出的空隙
  2. 19世紀與美國發展出的歡樂童年觀

圖具有的意義:
  1. 吸引幼兒的注意
  2. 圖具有教導功能

圖的矛盾
  1. 圖片提供趣味裝飾(不需要動腦思考圖片存在的意義)
  2. 圖可以釐清文本(看了就懂)
原因:
  1. 符號系統或單純與真實之物相似與否
  2. 對於畫面焦點的選擇(不熟知該文化體系下的符號系統,對於畫面焦點會選擇自己熟識的物件,而非原畫作想表達的概念;如小孩著迷圖像中的細節而忽略整體性)
  3. 以上兩點源自認知心理學的說法:感知是在腦海裡,而不是在眼睛。(看到樹的圖片,在腦海裏面需要有樹的概念,樹才會成形,不然就只是綠色色塊線條)
圖像的特色:
  1. 真實的再現但非真實
  2. 社會意涵
  3. 插畫家對物的選擇
  4. 所有模擬的『藝術』都由兩個訊息組合而成。指謂(denoted)跟涵示(connoted)(例玫瑰花(指謂)代表愛情(涵示))
  5. 繪圖與照相(有意義的選擇與無意義的複製),但必須在某些文化下才能顯示出其涵意)
  6. 觀看的方式(工筆、素描、攝影等,所包含的文化含義)
  7. 圖的指涉比圖本身更有趣(把圖變成字的概念)
  8. 童稚又世故的觀者(前者發現圖的有趣,後者有嫻熟的技巧和豐富的知識足以解構認識圖)
  9. 幼兒書的潛規則
    • 上下左右封面封底
    • 字的行文方向與圖的配置
    • 時間順序概念及社會文化約定的知識
  10. 敘事策略
    • 把虛構當成事實
    • 順序(分時間性與物理性的關聯)跟閱讀策略
絕大部分的原始藝術顯示出對東西的看法是象徵的,而不是再現
所以兒童的藝術形式出現正反不同意見:
  1. 具象
  2. 大色塊、明亮的樣板
以上兩點源自於看東西的不同態度。如形狀、顏色、視角等,但是目的都是要引導兒童歸納分析、文圖互相引導,最終符合社會的期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